發布時間:2016/5/30 18:43:00
2014年底,國家認定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為國家物流標準化試點城市。一年半過去,廣州物流標準化成效如何?城市的物流效率提升了多少?
據廣州市商務委介紹,截至2015年底,14個試點項目已基本完成,城市綜合物流效率提升了3.8個百分點,企業運營成本下降32%,一線搬運人員減少50%……接下來,廣州將圍繞商務部第二批物流標準試點工作要求,聯合佛山、肇慶、中山、東莞4個試點城市開展跨區域的標準化聯動工作,建立珠三角區域托盤循環共用體系。
增效 裝卸作業效率最高提升三倍
在全面摸查在建和擬建物流標準化相關46個項目的基礎上,廣州選取14個具有代表性和帶動示范作用的物流標準化項目作為試點。
據廣州市商務委統計數據顯示,與試點前相比,裝卸作業效率提升最高達3倍,由每車2小時提高至0.5小時;車輛周轉率提升1倍,由每天2趟提高至4趟。貨損率和貨差率明顯降低,分別降低至萬分之0.39和萬分之0.49。而且物流成本顯著降低,運營成本下降32%,一線搬運人員減少50%。
數據表明,在人工、土地等成本上升的情況下,2015年廣州市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為14.71%,同比下降0.05個百分點,效率值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全市物流增加值1517.23億元,占GDP比重為8.37%,與2014年相比,增加了0.28個百分點。
廣州華新商貿副總裁蔡軍告訴記者,沒有實行物流標準化前,卸一車28噸的怡寶礦泉水需要6個人數小時不斷作業,但托盤標準化后,利用叉車只需要30分鐘,大大節省了人力。
模式 制造分銷零售龍頭帶動創新
前述負責人表示,廣州市推動物流標準化創新應用,最重要的是以制造、分銷、零售三類龍頭帶動形成閉環,全物流鏈相互滲透,實現從原材料供采購到運輸、產品配送、終端網點的閉環標準化物流推廣模式。
制造業龍頭企業帶動的創新模式是以重點制造業企業的物流標準化作業創新項目為代表,通過物流運作標準化和智能化,實現供應鏈條的托盤使用效能優化、物流運作效率提升和物流管理水平提高,如廣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物流標準化作業創新項目。
商貿分銷龍頭企業帶動的創新模式則以商貿分銷企業的全供應鏈體系標準化建設項目為代表,以標準化托盤循環共用體系建設及開展為核心,與快速消費品廠商展開供應鏈體系標準化試點,全面推進從生產到城市配送標準化車型的帶板運輸到銷售渠道終端,實施了供應鏈全過程的托盤一貫化作業,大大降低了運營和人力成本,如廣州華新商貿有限公司的全供應鏈體系標準化建設項目。
另外,零售龍頭企業帶動的創新模式則意味著以零售企業配送中心物流標準化實施項目為代表,通過建設物流箱管理系統和運輸管理系統,實現供應商、配送中心、門店物流框統一共享,同時使運輸實現信息化管理,將輸入的客戶、訂單信息與已有的道路地圖、線路、產品信息進行綜合處理,最終生成最優化的配送路線計劃,如華潤萬家廣州有限公司的配送中心物流標準化項目。
廣州物流與供應鏈協會秘書長江川認為,物流標準化是一項系統工程,試點企業從托盤標準化起步,以自身的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著手,帶動其設備升級改造、流程標準化和信息化,最終實現信息的互通互流。這本質上在重塑供應鏈體系,促進整個產業及供應鏈條的成本節約和效率提升。
■案例
華新商貿:
供應鏈流程標準化 每年至少可省600萬
蔡軍說,通過物流標準化的推行,在企業原有運營規模的基礎上,運營能力預計提高10%左右。他分析,從生產環節的包裝到倉儲、配送、裝卸等整個供應鏈流程實施標準化之后,每萬噸貨物的運輸周轉費用減少近萬元,按華新商貿年貨物吞吐量600萬噸測算,每年可節約成本600萬元。
“人力成本下降也非常可觀。實施標準化之后,華新商貿可以減少人工裝卸車、人工堆碼等一線搬運人員50%以上,可節省人力成本超120萬元/年。”
蔡軍透露,以珠江啤酒項目為例,從2014年開始,珠江啤酒和華新商貿即展開物流標準作業試點,目前已實現標準化帶板運輸全方位覆蓋,整個項目經測算,作業效率提升50%以上,運營成本下降超過32%,一線搬運人員減少超過50%。
下一篇:前4月全國物流需求規模小幅回落
客服熱線
官方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