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1/8 16:56:39
建國與現在物流運輸發展
一、我國現代物流的萌芽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前)
建國到1978年前,我國一直是計劃經濟體制,生產、運輸、倉儲、銷售等都由國家控制,企業在物流過程中沒有一個經營自主的空間,物資不能按市場規律有效流動,所以此階段內我國經濟領域中沒有物流的概念,更缺乏有關物流理論的研究。在工業生產領域,即使是當時水平下的社會分工和專業化生產,也必須對協作關系的各方物流聯結做出安排。傳統的倉庫和儲備形態,已不足以支持經濟發展和企業生產的要求。將儲運聯結在一起,實現一體化,自然成為一種選擇。因此,在經濟界和企業界已經自發出現了對于現代物流的需求。
二、學習和引進現代物流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
1978年后,隨著經濟的改革和市場的開放,我國開始發展物流業。我國從國外引入物流概念有兩條途徑,一是80年代初隨“市場營銷”理論的引入而從歐美傳入;二是“Physical Distribution”從歐美傳入日本,日本人翻譯為“物流”,而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從日本直接引入“物流”的概念。改革開放政策,給現代物流進入我國奠定了基礎;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容納了現代物流這種管理模式;我國經濟發展,感受到現代物流的需求;個別為發達國家產品進入我國市場進行服務的物流企業率先接受了現代物流運作的理念,其成功的運作,逐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國內進行現代物流探索和初期實踐的領域,取得了經驗和教訓;理論界和政府推動營造了現代物流的輿論;物流以及物流有關專業設置,確立了物流學科,造就了一批物流人才。
三、我國現代物流起步階段(20世紀90年代)
20世紀90年代后期,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企業產權關系日益明晰,生產、流通等企業開始認識到物流的重要性。國內開始出現了不同形式的物流企業,大多物流企業是由原運輸企業、倉儲企業、商業企業或工業企業等改造重組而來,但此時已有少數物流企業開始建立在物流理論上,根據物流運作規律進行組織與管理。同時對物流的研究也從流通領域向生產領域滲透。我國現代物流起步期的主要工作是開始實質性的物流運作,重要標志是:學術界全面系統的研究和推介現代物流;一些率先進行現代物流運作的企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并對經濟界產生了實際的影響;有影響的與物流相關的傳統大企業,如中遠集團、中外運,明確要向現代物流轉型;改革開放之后引進的一批與現代物流運作有關的外國企業,已經對谷內企業有了有效地推動;我國經濟特區深圳市制定了我國第一個地區性的物流規劃,而且破天荒地明確現代物流是深圳市三個“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在國內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四、我國現代物流快速發展階段(21世紀初)
我國現代物流進入發展期的主要標志是大規模的、普遍的現代物流的建設,在全國迅速普及。有以下幾方面的重大進展:1.物流政策環境的建設2001年國家經貿等六部委出臺推進現代物流發展的《若干意見》,2004年,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等九部委又出臺《關于促進我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的意見》,這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性文件,是我國物流政策環境建設突破性的進展,國內經濟界和物流界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這標志著我國政府已經明確了在我國發展現代物流的方針政策,是我國現代物流發展所必需的。
五、我國物流業發展現狀
我國的物流產業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企業物流仍然是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已初見端倪近年來,隨著買方市場的形成,企業對物流領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潤源”開始有了深刻的認識。與此同時,專業化的物流服務需求已經出現,且發展勢頭極為迅速專業化物流企業開始涌現,多樣化物流服務有一定程度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經濟中出現的許多物流企業,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一是國際物流企業。二是由傳統運輸、儲運及批發貿易企業轉變形成的物流企業。三是新興的專業化物流企業。
21世紀以來,中國物流業總體規模快速增長,物流服務水平顯著提高,發展的環境和條件不斷改善,為進一步加快發展中國物流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1. 我國物流業發展水平顯著提高。一些制造企業、商貿企業開始采用現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術,實施流程再造和服務外包;傳統運輸、倉儲、貨代企業實行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業迅速成長,形成了多種所有制、多種服務模式、多層次的物流企業群體。物流費用成本呈下降趨勢,促進了經濟運行質量的提高。
2.我國物流基礎設施條件逐步完善。交通設施規模迅速擴大,物流園區建設開始起步,倉儲、配送設施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一批區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術設備加快更新換代,物流信息化建設有了突破性進展。
3.我國物流業發展環境明顯好轉。在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繼建立了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綜合協調機制,出臺了支持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規劃和政策。物流統計核算和標準化工作,以及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等行業基礎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相對于發達國家的物流而言,我國物流業與世界物流業的發展仍存在差距。與國外物流業高度發達相比,我國許多重要設施處于壟斷經營狀態,這嚴重地阻礙了物流業的發展及運作。
二是社會化物流需求不足和專業化物流供給能力不足的問題同時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業物流運作模式還相當普遍。三是物流基礎設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銜接順暢、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物流園區、物流技術裝備等能力有待加強。四是地方封鎖和行業壟斷對資源整合和一體化運作形成障礙,物流市場還不夠規范。五是物流技術、人才培養和物流標準還不能完全滿足需要,物流服務的組織化和集約化程度不高。
客服熱線
官方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