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2/14 17:04:24
生鮮市場萬億空間,短消費半徑屬性凸顯。2萬億生鮮市場規模,每年6%以上持續增長。生鮮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零售消費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根據尼爾森對亞太零售的研究,亞洲消費者食品賬單的50%以上花費在生鮮上,但鄉村縣域生鮮行業面臨的挑戰是當下需要急需解決的問題。
1、不易運輸,損耗率非常高
市場價變化巨大,有時候經歷幾天運輸到目的地,發現市場價低于成本價,而因為不能繼續保持,所以只能低價處理,之前我家拉的海南香蕉就是這樣。雖然現在有冷庫,但入冷庫成本增加,最終也是虧錢,不如早點拋出。這個痛點最明顯是運輸成本,信息,交易沒有打通。第三部分會解決這個痛點的。
2、產地和市場信息不對稱,導致虧本和滯銷
這個相信各位都有親身體會,因為熱銷,大家一窩蜂上。但市場還是沒有那么大,需要慢慢開發的。所以就出現信息不對稱。很多果農都不知道已經跌價了還在種。案例就多了,徐聞菠蘿,寧夏西瓜,海南香蕉,山東大白菜,都賣出幾毛錢一斤,爛在地里。面對這個痛點,我們今天面對的除了產地和市場交易,還有一類人,炒期貨的人,他們通過資本來控制市場抬高價格獲利。但最終埋單的是農戶和經銷商。
3、生鮮屬非標產品,用戶體驗成難點
這一塊就比較容易明白,同一個產品就有幾十個品種。所以要制定標準是很難,但制定單個就品種就容易些。比如雅麗姐的供溪蜜柚,她只做只個品種,把它做得最好,其他人就只好向她看齊,所以雅麗姐的話語權就比較權威。
4、難熬的最后一公里
這個痛點對大多數電商平臺來說是最麻煩的一塊業務,因為最后一公里存在非標準,時效性,客單價不足支付人工等問題,所以配送成本高,體驗不好,很多電商平臺只維持一下,新鮮感過了就經營不下去了。
5、生鮮產品的安全管理
說到生鮮是繞不開食品安全的,從前期產地的農藥化肥污水到運輸防腐保鮮物質,到市場堆碼擺街買噴保鮮劑,全程充滿不安全感,更不用說打醋上色硫磺蒸的方法。食品安全永遠是擺在首位,因為一旦出大問題,基本是沒得干了。
6、經營模式的搖擺困惑
這個我們面臨最緊逼的問題,因為一旦走錯路,不單是虧本,很多人可能就此停止了。其實模式有好的也有差的,同樣一個模式,你做不了,別人可以做。這受制于學識,能力,關系等。生鮮市場存在很多模式,但沒有一個模式會稱霸市場,這是世界的多樣性決定的。
7、政策不明朗和資金融資難
這個在每年 的中央一號文件就是關于涉農問題里體現,中央做的都是圍繞農業出現的問題做政策修改。但落實到農戶受益卻是很難。農戶作為整個生態鏈里面能力最差的一環,他們缺的是技術,資金。
8、客單價高且購買頻率不穩定,客單價低沒有利潤
眾多從業者只能跟風做,好賣的產品大家搶著做,不好賣的無人做,造成客戶感覺就是整個市場就是這么一點產品。不是每個單品都能賺錢的,比如前面說的菠蘿,因為信息不通,才出現滯銷,這反過來影響農戶種植的積極性。我們老家在1998,2005,2014年出現過農戶砍掉荔枝樹改種其他果樹情況,就因為荔枝價格長期低迷。
9、門檻低入局者眾多,創造了偽需求
做生鮮門檻低到不可想象,很多人開個淘寶店就可以做了,打價格低到不可想象。自從智能手機的普及,身邊的人一窩蜂的投身到生鮮行業里,大多數人根本沒有行業背景,也不懂生鮮市場,連水果品名屬性都搞不懂,就下海,靠做一款APP吸引客戶,引流到平臺然后估值出售,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10、誠信缺失導致行業混亂
去過菜市場買菜的人都有這樣的遭遇,短斤缺兩,以次充好,假冒和翻新,的更多的入局者是自己招募人才自己開發網站,做一小片地區配送,前期還做的可以,但開支成本越來越多,自然會想起旁門歪道。最終結果就是消費者買不到好的產品,經銷商賺不到錢。除了少數耍小聰明的人。
關鍵詞:大頭車,物流電商平臺,東莞物流公司,東莞物流專線,東莞落地配,互聯網+物流,?大宗商品物流
廣東大頭車供應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引領大宗商品物流標準化操作,降低物流成本為使命,為物流供需雙方提供現代化物流供應鏈綜合解決方案的第四方物流平臺企業。整合東莞物流公司優質資源,提供東莞到全國各大城市物流專線查詢、在線發貨、物流保險等一站式服務。
上一篇:解讀物流倉儲智能化升級的五大階段
客服熱線
官方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