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7/28 18:00:16
億歐讀數幾天前的文章《生鮮電商成資金黑洞,僅1%商家盈利》中已經提到,導致了生鮮電商幾近全面虧損的一大原因來自目前發展極不成熟的冷鏈物流體系。實際上不僅僅是大家關注的生鮮電商,只要是涉及到了需要冷凍儲存的產品,例如果蔬、肉制品乃至于藥品,不成熟的冷鏈物流都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及重大安全問題。
上述文章中曾經有過計算,僅生鮮電商渠道每年就因為物流的原因令貨值140億元的果蔬白白爛在了路上,而這僅僅是占比生鮮市場5%的電商渠道的數據,整體市場如果依據上述數據則可測算出有2800億元的商品損耗在了運輸環節中。經濟參考報給出的數據能很好的對應這一測算,其表示每年國內農產品產后損失高達3000多億元,相當于1.5億畝耕地的投入產出,而國內一直堅持的耕地數量紅線才區區18億畝,如果能夠在流通環節減少損耗不僅僅能夠提升農產品各環節的利潤,對土地資源緊張的情況也能起到極大的緩解,一舉兩得。
以蔬菜為例,在采摘后如果經過冷凍處理并全程冷鏈運輸,其損耗率僅有5%左右,而未經處理直接進行常規運輸則損耗率會高達30%,但中國產業信息網曾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國內蔬菜采取冷鏈運輸的比例僅占到30%,肉類及水產品稍高但也只分別為50%和65%。并且即使采用了冷鏈運輸,其損耗率依然高達了15%,導致這一原因無外乎不規范的冷鏈運輸以及運輸企業為了節省成本將本該恒溫的車廂頻繁“斷氣”。對比歐美等發達國家,其農產品等類別的冷鏈運輸比例一直高于85%,并且損耗率很好的控制在了5%以下。
造成這一現象有著多種原因,首先國內冷鏈運輸成本確實比較高,普遍超過了常規物流的一半以上,并且不同于國外冷鏈物流20%-30%高利潤率,國內冷鏈物流利潤率低于常規物流兩個百分點,僅為8%。這就導致了貨主用不起,物流企業也掙不到錢的窘態。
究其根本,這一切還是源于國內冷鏈物流發展沒跟上經濟發展的速度,并且區域分配并不合理的原因。目前占據冷鏈運輸總成本30%的冷庫儲存環節就無法滿足需求,上海、天津及北京三大中心城市人均冷庫存儲量分別達到了125KG、95KG以及58KG,而作為生鮮農產品產地及交易地的中西部地區,人均冷庫存儲量不足20KG。占據了冷鏈物流40%成本的冷藏運輸車這一環節存在著更大的問題,相比于美國每500人就擁有一輛冷藏運輸車的比例,國內15000多人才擁有一輛,和臺灣千人一輛都有著極大的差距。
以目前冷鏈物流發展情況所造成的制約來看,不僅生鮮電商,但凡想在農產品、鮮活市場做大的企業冷鏈物流都是需要花費重金進行建設的部門。永輝超市用自己的例子證明了這一布局的重要性:其5%的產品損耗率使其店鋪在將價格降到農貿市場之下的情況下依然有著近13%的毛利。如果今后冷鏈物流能夠迎來大發展,將會挽回每年數千億的食物浪費,農戶及渠道商都能過的滋潤。
上一篇:發展互聯網+物流的三點建議
客服熱線
官方微信
小程序